电商平台未授权销售怎么打击?5步闭环操作,从清理到溯源全搞定!
未授权销售(未经品牌方许可在电商平台卖货)是品牌的“隐形毒瘤”——某美妆品牌曾因未授权店低价甩卖,导致官方旗舰店销量下滑25%,消费者调研显示“70%用户认为未授权店=假货”。但别慌!掌握这套“监测-取证-投诉-溯源-防御”全流程,品牌方也能高效打击!
打击电商平台未授权销售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利用平台规则投诉、与卖家沟通协商、借助法律手段以及寻求第三方帮助等方式,具体如下:
- 建立监测体系:品牌方可引入智能监测平台,通过 API 接口与电商平台深度对接,实现全链路价格监控与店铺资质分析。基于 SKU 编码设定价格阈值,当商品标价低于品牌指导价一定比例时自动触发预警,同时对店铺注册信息、物流轨迹、资金流向等进行多维数据分析,建立窜货溯源模型,还原违规商品的流通路径。
- 利用平台规则投诉:品牌方可以向平台提供授权经销商名单和相关授权文件,以未授权销售为由要求处理不在名单内且无法提供有效授权证明的卖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版权侵权或假冒伪劣等理由进行投诉,投诉时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商标注册证、专利证书、版权登记证明等。
- 与未授权卖家沟通协商:通过平台提供的沟通渠道,以品牌方的身份告知未授权卖家其销售行为未获得授权,要求其停止销售,或者在取得授权后按照品牌方的价格和销售政策进行销售。若直接沟通无果,可委托律师向未授权卖家发送警告函,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将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措施。
- 采取法律途径维权: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机构投诉未授权销售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有权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行为。对于屡禁不止的恶意侵权行为,可委托专业律师提起民事诉讼,准备完整的证据链,包括公证处出具的侵权行为保全公证、销售数据司法鉴定报告等,追究未授权卖家的法律责任。
- 寻求第三方帮助:与第三方控价机构合作,利用其专业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线上产品销售情况,并协助品牌方查明哪些代理商存在未授权销售行为,提供针对性的维权方案。此外,也可以向相关行业协会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和指导,行业协会可能会提供调解、协商等方面的支持。
创建时间:2024-02-06 15:41
넶浏览量:0